落实政策、精准送岗…青岛让更多高校毕业生愿意留下来
齐鲁人才 . 2021-05-11发布

落实政策、优化服务、精准送岗、陪伴成长,提升产业、企业与专业的匹配度

青岛让更多高校毕业生愿意“留下来”

2021年在青高校应届毕业生总人数达到11.4万人,同比增长5.56%,再创历史新高。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毕业生们的就业选择也颇受关注。

在刚刚公布的“中国美好生活城市(2020—2021)”调查结果中,青岛上榜“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十大向往之城”,其中在就业环境方面,更是高居榜首。

放大青岛的城市优势,吸引更多青年人才聚青发展,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方面落实政策、流程再造,另一方面搭建平台、精准帮扶,全面实施大学生聚青行动、万名大学生见习实习行动和大学生基层成长计划,构建起人才服务“蓄水池”,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软环境,让更多高校毕业生留青、回青、来青就业创业。

市人社部门在校园招聘会现场摆出摊位,现场讲政策、解难题。

留青就业成毕业生“热门”选择

3月份结束了在滨州一家农资企业实习的青岛农业大学大四毕业生张熠更加坚定了留青工作的念头,“青岛岗位多、机会大,就业环境和人才服务都不错。”

而在青岛科技大学2021春季校园招聘会上,手里握着厚厚一叠企业材料的化学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吴春兴看上去颇为从容。已经拿到一份心仪offer的他,面对琳琅满目的招聘岗位,这次主要“锁定”城阳区的优质岗位。

“从本科到研究生,我在青岛读了7年书,也越发喜欢这座城市。”在吴春兴看来,青岛这座充满年轻活力的城市,对创新性和年轻人才的包容度也相对较高,尤其是各种鼓励青年人创新创业的补贴和人才优惠政策,能让像他一样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省去不少生活成本和麻烦事儿。“这次来现场看有没有城阳的企业,也是对城阳的人才共有产权住房政策有些心动。当然,就业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工作岗位。”吴春兴说道,青岛有很多双创型企业都是“潜力股”,虽然相较规模型企业这些创新型企业大多还不够成熟,但也正是这种不成熟,让年轻人能有更多的创新发挥空间和快速晋升前景。

同样在校园招聘会上寻找更佳就业机会的,还有青岛科技大学电气专业本科毕业生张芸菘,他说:“我是学电气专业的,想找专业对口的岗位,青岛有很多老牌名企,我希望能进这样的单位。”

“3、4月份一直是高校毕业生求职应聘的小高峰,我们也在积极联合高校和企业筹划组织各种招聘会。”在山东科技大学校园招聘会现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全市每周平均会有3到4场不同规模的校园招聘会,参会企业中不乏青岛啤酒、华大基因研究院、海信集团等青岛本地优质企业。“根据各所高校的特色专业设置,我们也会提前协调青岛本地行业企业。从目前校园招聘会的实际效果看,青岛本地企业最受毕业生的青睐,尤其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网络经济等新业态、新领域成了招聘会上的‘热门’。”

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金三银四”招聘季,忙碌的不光是求职者。

“今年我考研失利,但我还想‘二战’,那我的档案信息要怎么放置,市人才中心能帮我代管吗?”“我跟一家企业进行了网签,如果我到期不去,需要向企业缴纳违约金吗?”“留青就业的毕业生有住房补贴,具体要怎么申请呢?”……在青岛科技大学校园招聘会现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人才政策宣传展台成为“人气王”。人社专员们一一为高校毕业生们介绍各类人才政策,解答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劳动维权等相关资讯。同时,还邀请法律顾问为毕业生提供法律服务。

青岛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对高校毕业班辅导员老师介绍“来青”“留青”政策。

“为了让更多毕业生全面了解青岛的人才政策,打通毕业生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我们在各个高校的校园招聘会现场设置专门展位,通过现场宣讲和问题答疑,做好‘一对一’服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李东亮表示。

当然,“热闹”的不光是校园招聘会现场,在校园另外一侧的教室里同样“热火朝天”。“现在高校毕业生们关注最多的是就业落户、就业补贴、见习实习、‘三支一扶’计划等政策,就拿就业落户来说,在我们的‘青岛人社·学历汇’毕业生学历学籍信息采集平台,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和声波认证,对毕业生进行实名认证,对毕业生的学籍和学历学位信息进行确认,形成电子档案,在办理学历人才落户、就业创业政策享受等相关业务时,就可以实现‘一次确认,全市通用’。”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马青忙着给毕业班辅导员们开“小灶”。

马青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的青岛人才政策为大学生们了解,人社部门联合全市21所高校成立工作小组,组建起人社服务微信群,定期推送精选岗位信息,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留青就业。目前21个小组群涵盖了全市930多位高校辅导员。

让在青大学生做引才“代言人”

要让青年人才们留青、来青、回青,除了政策红利和贴心周到的人才服务,让更多青年人才深入了解青岛、青岛企业颇为关键。

去年,市人社部门搭建起全市青年实习实训公共服务平台。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吸纳青岛市580多家青年就业见习(实习实训)基地单位,为青年学生提供4万余个见习实习岗位,逐渐成为高等院校、用人单位、学生之间合作对接、岗位实习实训、就业能力提升的全方位引才服务平台。“青年实习实训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青岛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打通政企校信息壁垒,通过平台开放企业实习场景,搭建校企精准对接桥梁,更好地为青年人才在青就业服务。”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华慧表示,目前全市已有6600余名大学生通过平台参加实习见习,大多数使用该平台的毕业生选择留在这些实习见习单位就业。

4月22日,青岛市“青才实训营”活动启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见习实习基地、开展实习集训活动,实现校企精准对接,同时增加中专院校学生的“职场体验”。此外,此次活动还从驻青高校中选拔了首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聘为“青岛校园引才大使”,成为青岛引才留才工作代言人,通过他们来推介青岛,提升大学生引才留青的获得感。

作为首批“青岛校园引才大使”之一,家在新疆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学生任阳攀参加完“青才实训营”后,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留青就业的念头。“且不说青岛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气质、国际大都市品格和优质的就业岗位,市级层面的各种高校毕业生人才政策、青鸟计划、青年驿站等就业服务配套,对我而言也已经足够有吸引力了。”任阳攀告诉记者,参加这次活动,也更多地了解了青岛的人才服务政策和青岛企业情况,自己也愿意将最真实的感受分享给同学,跟大家携手在青建功立业。

“我们希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国(境)内外高校大学生聚青发展,打造以见习实习促就业、聚人才的政校企对接服务品牌。”华慧表示,目前,聚焦青岛重点产业发展的人才供需,全市同向发力,逐渐构建起政府—高校—学生—企业的网格化服务矩阵,实现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产才融合,提高高校毕业生的留青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