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在一亿齐鲁儿女的铿锵实践中,不让一个人掉队。新一届省委全面对标中央部署要求,以超常规举措推进精准脱贫,在2016年减贫151.2万人的基础上,2017年再减少贫困人口83.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7.2%下降到0.3%以下。时下,山东省标以下贫困人口还有17.2万人,今年山东将一鼓作气,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资产收益长效扶贫机制、村级扶贫专岗、“互助养老”脱贫模式……拿出真招实招,向最难处聚焦聚力,山东一个个创新举措被推广到全国,国务院扶贫办专门推出脱贫攻坚齐鲁样本,组织专家开展山东脱贫攻坚实践与理论创新研究。山东精准脱贫攻坚,让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真正获得了群众认可。
担当
逐级签下 军令状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山东决策者深刻把握这一大局、大义——把脱贫攻坚作为对树牢“四个意识”,向总书记看齐、向党中央看齐的实际行动和现实检验。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部署。山东随后两次召开省委常委会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以这两次会议为代表,总书记每次对脱贫攻坚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委省政府都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在脱贫攻坚工作原则、基本方略、标准把握上与党中央对标对表,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017年4月,省委书记刘家义到山东工作第一次调研,就来到临沂、枣庄和菏泽的村庄和贫困家庭,同贫困户一起算收入,实地查看扶贫项目,看望驻村第一书记。他强调,“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历史性地解决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必不可少。山东省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双组长,同时重新组建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独立运行,集中办公,由省委副秘书长兼任主任。“这个力度,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山东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清津说。
资金保障力度越来越大。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由2014年4亿元增长至2018年25亿元。2016年山东以县为单位,统筹整合20%以上涉农资金用于脱贫攻坚,其中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全部整合。2017年,省政府把中央和省、市、县安排的涉农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实行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当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深度贫困地区成为坚中之坚。山东剩余17.2万贫困人口虽然呈插花式分布,但更多的还是分布在深度贫困区域。其中,菏泽、临沂两市贫困人口占全省的59.9%。
2017年8月,省委省政府在菏泽召开了最高规格的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往常,纪委书记很少参加这类会。会议释放出一大信号:拿出真招实招,向最难处聚焦聚力。”省扶贫办综合协调组组长段培奎说。除了各市纪委书记,各市市委书记、组织部长,50个重点扶持乡镇党委书记,省派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代表等也悉数参加会议。
会后,山东整合各部门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招硬招,将菏泽和临沂两市、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市、区)、200个重点扶持乡镇(街道)、200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4个2”重点区域和黄河滩区作为深度贫困区域,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在产业就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12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26项政策措施。今年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4%安排到菏泽、临沂,61%安排到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
2017年9月,省委省政府又召开以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融合发展为主题的“临沂会议”,印发《关于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见》,坚持先难后易,推动200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在脱贫基础上逐步建成美丽乡村。
新一届省委对脱贫攻坚一再要求,精准精准再精准。山东在此展现出了自上而下以身示范的务实做法。2017年11月,省委书记刘家义一行4人不下通知、不打招呼,直接赶赴他所联系的重点贫困县——菏泽单县,在随意选择的4个村庄里,花了一整天时间察看村容村貌,走进村民家中,与乡亲拉家常,实地获取第一手信息。
在菏泽召开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前,10位省领导同志分别带队到单县、曹县等6个重点县,进村入户,访真贫、摸实情、查问题、找对策。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也带动各级工作作风更加扎实。拿去年扶贫数据动态调整来说,10万多名基层干部奋战67个昼夜,深入7万多个村250多万农户,逐户逐人采集6大类3亿多条信息,20多亿文字和数字录入到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提高了贫困信息的精准度。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实行最严格的考核督查问责。省扶贫办与各市政府分别签订年度责任书,市县乡逐级签订责任书,引导五级书记当“扶贫书记”。省委对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市、区)党政正职实行重点管理,脱贫攻坚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并对其实现巡视全覆盖。
针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省委省政府还开展专项治理,严肃问责违纪违法人员,通报曝光扶贫领域典型案例。据统计,2017年全省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3650起,处理4936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2587人,问责982人。
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头。山东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519.5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17.2万人,向着“2018年基本完成、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完成”的既定目标迈进。
精准
户户都有专属“脱贫锦囊”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山东把精准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并重,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细腻操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来说,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对这部分人群,山东通过发展生产、转移就业促进增收脱贫。
电商扶贫是我省产业扶贫的重要探索。曹县55%以上的贫困人口具备劳动能力,但有的文化程度低,有的因病因残不宜外出打工,有的需照顾家庭。当地政府开展了基层电商致富探索,并出台扶持政策推广。懂电商的,政府免费培训;带宽不够,政府铺设专门的光缆;没钱注册网店,由财政兜底……现在,曹县有48个村成为全国淘宝村,十几万人靠着一根网线、一台电脑,走上了致富路。
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产业扶贫,这种做法在齐鲁大地“遍地开花”。2016年至2017年,全省共实施特色“种养加”和旅游、电商、光伏等扶贫项目近1.6万个,惠及贫困户85.8万户。
资金是产业扶贫的要素保障,但贫困户自身能力有限。沂南县孙周镇代庄村贫困户季怀忠,不需抵押、不找担保、财政贴息,从我省推出的“富民生产贷”项目中,轻松贷款5万元搞起蔬菜大棚,由此脱贫。把钱借给穷人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好借好还。山东创新金融扶贫模式,由财政出资作为风险保证金,交由融资担保公司专业管理,放大银行授信额度,降低融资风险。
我省还推出“1+N+M”模式,即通过“1”家银行为“N”个扶贫就业车间提供信贷支持,引导“N”个扶贫就业车间吸纳“M”个贫困户,向带动脱贫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放贷款。临沂市金融部门联合181家蔬菜水果加工、纺织等企业,在132个村建立“企贫”对接联络点,帮扶带动10068名贫困人口就业,人均月增收1513元。
截至今年5月25日,全省累计发放各类精准扶贫贷款1005.1亿元,惠及82.5万贫困人口,其中深度贫困地区累计发放各类精准扶贫贷款421亿元,惠及43.6万贫困人口,分别占全省的41.9%和52.8%。
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说,能否同样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山东推广淄博、临沂等地成功经验,创造性地把财政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项目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收益,量化到贫困人口,使之“坐享”持股分红。
立足“百年杏林”的自然资源优势,淄博市博山区朱南村注册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将130万元中央专项扶贫资金作为股金投入公司运营,其中70%折股量化给贫困户,30%折股量化给村集体,贫困户每年享受稳定分红。资产收益扶贫丰富了对深度贫困人口的精准扶持措施,弥补了脱贫攻坚的薄弱环节,得到国务院扶贫办高度认可。目前,全省已有40.9万贫困户因此受益。
老弱病残特殊困难群体如果实现不了“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脱贫攻坚就难言成功。据统计,省标以下17.2万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50.1%,患大病或慢性病的占44.6%,身患残疾的占14.6%,无劳动能力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占72.2%。
在乐陵市西段乡西崔村,58岁的贫困户李书章因幼时软骨病后遗症,双臂无法上扬,家里还有瘫痪在床的母亲需要照料。去年5月开始,他却当起了村里的养老护理员——照应本村另外3户贫困户,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每月,他能领到350元左右的工资。乐陵市为有劳动意愿的贫困人口提供专岗,截至2017年年底全县开发扶贫专岗437个,服务2052名贫困人口。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司长海波调研后认为,为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贫困户开发公益岗位,变简单的分钱分物向探索奖补、以工代赈等方式转变,让他们就近靠劳动实现有尊严的稳定脱贫,被帮扶对象生活品质有效提升。山东各地还探索出邻里互助、养老扶贫基金、实物化供给等多种新颖的扶贫模式,大大改善了这部分人的实际生活状况。
受自然风险、天灾人祸等因素影响,因病返贫、因灾返贫难以避免。对此,山东安排2.79亿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统筹开展“扶贫特惠保险”,包括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保障贫困人口住院治疗个人负担费用低于总费用的10%。这是我省首创的省级财政统筹资金、贫困人口统一参保的保险精准扶贫新模式。目前,全省共理赔3.52亿元,惠及贫困人口23.18万人。
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对贫困家庭孩子实现资助全覆盖;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应改尽改;对贫困人口看病实行“两免两减半”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山东争取让每一个贫困户都有属于自己的“脱贫锦囊”。
精神
扶贫精神激荡磅礴力量
脱贫攻坚需要精神力量,也造就精神力量。在与贫困作斗争的过程中,山东不仅收获了摆脱贫困的物质财富,也从这片土地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时代精神文化中,凝结淬炼出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创新实干的扶贫精神。
60多万滩区群众频受黄泛之苦,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薄弱,“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怪圈不断。
省委书记刘家义强调,绝不能让滩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60万人迁建后不仅要住得好,还得要有稳定的收入。
新一届省委承诺:即便“砸锅卖铁”,黄河滩区迁建也要干成。以中央60亿元补助为动力,山东想尽一切办法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就地就近筑村台、外迁安置、筑堤保护等五种方式,到2020年给60万滩区群众一个安稳的家。
集中建设村台,是东明县根除水患的重大工程。选址,修筑围堤、吹沙淤台、沉降夯实,产业规划……去年以来,菏泽市东明县副县级干部刘庆喜夜以继日,奋战在滩区一线,见证着长兴集乡建成两个航空母舰一般大小的村台。
为保障滩区吹沙进度,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开辟滩区供电“绿色通道”,东明县供电公司成立9支铁军攻坚队,12天就完成滩区两座35千伏变电站增容。
目前,黄河滩区28个新建村台工程已开工18个,42个规划外迁社区已动工41个。我省印发实施26个专项方案,叠加出台新村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公共服务配套等政策,确保群众搬得出、能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山东在贯彻落实中,通过红色文化激励、传统文化滋养、先进文化引导等方式,着力给贫困群众输送精神给养,让贫困群众的心里热起来、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按照政策,蒙阴县贫困户徐美凤可以享受“兜底脱贫”,但她不愿坐享其成。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她以“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养殖长毛兔,实现“光荣脱贫”。
脱贫攻坚还处处张扬着冲锋在前、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淄博市委政策研究室农村科原科长刘昌法担任村第一书记之前,淄博博山区上小峰村全村205户,贫困户有114户,人均耕地不到半亩,村集体无一分钱收入。刘昌法利用村里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旅游项目,探索创新出了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注册成立“山东上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带领村民走向致富路。上小峰村村民两次按下43个鲜红的手印,写下挽留信。
这些村民泪花点点不让走的人,在山东脱贫攻坚战中,像一大把种子,撒在齐鲁大地的角角落落。
山东正开展第三轮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从210个省直单位选派28名处级干部挂职县(市、区)党委副书记、612名第一书记到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脱贫难度最大的612个村驻村帮扶,其它1388个村由市县选派,实现200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覆盖。目前全省在岗第一书记10962名。
泰安市岱岳区大陡山村党支部原书记苏庆亮,放弃三次提拔晋升好机会,凭着坚韧执着的信念,在村里一干就是21年,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发展苗圃和茶园,把“荒陡山”“穷陡山”变成了“绿陡山”“金陡山”,村集体总资产过亿元。
担任泰岳区扶贫办副主任后,短短3个月时间里,他跑遍了全区17个乡镇的82个省市级扶贫村,许多贫困户家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为筹备全区第一场扶贫推进会,当天上午打了两小时吊瓶之后,他又自己开车到现场,落实第二天开会事宜。2016年,苏庆亮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肌梗塞,猝逝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6岁。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山东已有6名干部倒在脱贫攻坚战第一线。落后面貌改变了,他们却永远离开了。牺牲的扶贫干部,在贫困群众心中筑起不朽的丰碑。
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闯新路、破难题、开新篇,山东脱贫攻坚展现出创新的时代品格。在鄄城县董口镇张海村扫帚加工车间的一角,一根根长长的竹枝在张保仓手里摆弄,一把竹扫帚慢慢成型。他每天到扫帚车间捆扎扫帚,收入50多元,这成了他家的脱贫希望。
鄄城县董口镇属黄河滩区乡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796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35.88%,脱贫难度大。身患脊髓炎的镇党委书记李玉如,在扶贫第一线探索出一条“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的新路,这个名为“扶贫车间”的经验,迅速推向全省乃至全国,山东目前建成各类“扶贫车间”6000多个。李玉如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这一做法被列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的12个典型案例之一。
淄博、临沂探索资产收益长效扶贫机制,乐陵推行村级扶贫专岗,五莲创造“互助养老”脱贫模式,莘县实现精准扶贫理事会全覆盖……山东一个个创新举措被推广到全国。国务院扶贫办曾专门推出脱贫攻坚齐鲁样本,组织专家开展山东脱贫攻坚实践与理论创新研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