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人才支撑成就经济社会弯道赶超
齐鲁人才 . 2017-10-27发布

2013年来,引进院士、、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457人,是历史存量的8.2倍;近3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高新技术投资占比等持续居全省前列;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市,人才政策“黄金30条”成为德州人才工作的“金字招牌”……

这组数字,是2013年以来,德州市人才工作交出的成绩单。背后则是德州市在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全市坚持统筹推进领导、政策、引才、平台、服务“五大体系”建设,构建引才引智常态化,强化人才支撑实现经济社会弯道超车的生动实践。

重金+良策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德州对人才的渴求,可以用市长陈飞的一句话来表达,“即使每年少修一条路,也要保证人才工作需要”。

这句话道出了德州市人才工作的现实处境。相比于资源富集的大城市,德州市经济基础差、底子薄,但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共识强、信心足。2015年,市委、市政府将招才引智作为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的三大行动之一;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22次提到人才,人才工作理念深入人心,全市涌现出一批“人才县长”、“人才部长”和“人才局长”。

舍得投入也成为德州市人才工作的一大特色。在人才优先的导向下,德州市克服财政压力,算大账、算长远账,逐年提高人才工作额度,市级人才投入由2012年的3526万元,提高到2015年的12.8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从0.33%提高到14.46%,增长44倍;去年市级人才投入7.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2年达到10%。

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也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2013年首次设立2000万元,2015年提高到每年不低于1亿元。每个县市区也都设立了人才专项资金,庆云县财政收入只有5.7亿,但拿出5000万元作为人才专项资金;齐河县财力较强,列支了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

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重金投入的同时,德州用好用活产业政策,2013年,围绕市委构建十大现代产业集群的部署,出台了现代产业人才支撑计划;2015年,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原计划提升为协同发展人才支撑计划;去年,紧跟中央、省委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着力打造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逐步构建起吸引人才集聚、激发人才活力、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政策磁场”和制度优势,今年9月,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正式批复为省级试验区建设试点。

出台 “黄金30条” 用财富和尊重回报才智

10月18日,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桂廷走进公司四楼会议室,径直来到第三排靠近过道的座位坐下,和企业党员代表一同收看中共十九大开幕式。“在景津,向来是专家人才坐前排。只要在创新上有成就,他们不光拿奖金、戴红花,还处处受尊重。”姜桂廷对大众网记者解释道,这也是景津压滤机连续16年代表中国同行业领先全球的奥秘。

姜桂廷对于人才的重视,源于中央、省市对于人才的重视。现在,景津拥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德州市首席技师1人,高级技师21人,技师161人,高级工60人,每年可以享受市级各类人才补助200余万元,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技师工作站,先后承担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取得授权有效专利128项,其中国际PCT专利8项,近三年推出新产品166项。

景津重视人才、用好人才、成就发展的路径只是德州市大幅提升政策激励力度,用财富和尊重回报才智的一个缩影。

德州市委书记陈勇谈到人才工作时指出,“用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为此,德州市从2015年就出台了协同发展人才支撑计划规定,对高层次团队最高资助5000万元,高层次人才最高资助100万元和每月1万元生活补贴,获得国家、省科技奖项最高奖励5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最高补贴400万元等等,每一条都是真金白银,被形象地称为人才政策“黄金30条”,彰显了“用财富回报才智”的理念。

德州市委、市政府深知,人才竞争不仅要靠优惠政策,更要靠以制度、环境、服务等综合优势为主的“生态竞争”。近年来,德州把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作为工作重点,对各类人才全力支持,倾心服务,着力打造“远来近悦”的创新乐园、创业热土。

“人才来德州工作,只需拎包办公;在德州生活,只需拎包入住。”这是德州市的人才服务理念。来德州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均享有不低于100平方米的科研场所;大学生办企业,最高享受100平方米房租补贴。全市规划到2020年建成人才公寓300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70万平、8625套,投资1.2亿元建设的108套高级专家公寓,近期将投入使用。配套设施上,德州市建成了高水平市人才服务中心,在项目申报、补贴申请、编制保障、居留居住、子女入学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保姆式”便捷服务。

集约引智平台支撑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9月19日,北京科技大学礼堂,来自德州的通裕重工、山东金麒麟、龙力生物、格瑞德集团、华宇工学院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集中揽才,吸引了500多学生前来应聘洽谈,收取优秀毕业生个人简历329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78人次。活动中,德州市在北京科技大学设立了招才引智北京工作站,与该校签订了人才合作协议书,建立了人才招聘和优秀人才社会实践合作项目,双方将定期开展联席活动,推进人才交流常态化。

作为2017年秋季“德州市百企校园行”系列招聘活动的首场,德州市开启全国抢人才的足迹将遍及济南、青岛、淄博、东北、西北等地重点高校,多轮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德就业创业。与此同时,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人才交流活动正在酝酿。11月1日至5日,第二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将在德州举办,届时将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交流、产业人才项目对接活动,力争引进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对接一批高校科研院所、转化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共建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加快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度,为推进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柔性引才、海外揽才、活动聚才、市场招才……近年来,德州市用好“请进来”“走出去”两种手段,变坐等人才上门为主动出击、泛泛推介为靶向对接、分散招才为集约引智,实现人才资源全球配置、灵活运用。

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同时,德州市完善平台支撑,重点打造园区承载平台、创业孵化平台、企业创新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人才集聚承载能力,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让人才引进来用的上,发挥最大效益。

“德州市不断强化人才支撑,持续提升人才工作战略地位,持续推进政策机制创新,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人才工作实现优先发展、跨越发展,人才优势不断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德州市人才办负责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