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德州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形势持续保持基本稳定――就业有保障 生活更踏实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 5年来,我市各级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促进就业创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营造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全市就业形势持续保持基本稳定,呈现出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相一致、相契合的良好态势。
政策红利 夯实就业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始终保持在6万人以上的高位,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下。人力资源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持平,全市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取得这份成绩,是我市认真落实上级政策的结果。 5年来,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制定了《山东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我市在认真落实上级要求的基础上,精准制定《德州市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对就业工作作出明确部署。
2015年11月,我市人才政策“黄金30条”正式施行。次年5月,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科技、人社、财政等10个市直部门,研究制定了28个配套文件,《德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生活补贴实施细则(试行)》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我市首次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生活补贴申报工作。根据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市财政分别给予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补贴。供职于乐陵市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的许敏,2016年6月硕士毕业后应聘到金麒麟公司工作,得益于这项政策,她每月能领到2000元的生活补贴。不仅是许敏,全市首批共有117人通过审核,得到生活补贴108.3万元。
搭建平台 拓宽就业门路
每年开展“春风行动”已成为我市的惯例――利用两个月时间,密集组织近百场就业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中职技校学生、返乡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量身打造求职盛宴。
创业就业需要载体。我市积极搭建创业就业舞台,让创业者大显身手、就业者安身立业。 在创梦空间,入驻的企业或创业者仅需百元成本就能享受到水电暖、宽带、保洁等服务,并接触到梦寐以求的天使投资。
创梦空间联合创始人李希剑说:“我们借鉴北京天使街和车库咖啡的组织结构,为创客提供孵化条件和路演机会,为投资人展示更多项目,归根到底,是在为创新科技与投资人提供对接交流的平台。 ”
自2015年成立以来,创梦空间已吸引上百家企业入驻,涉及科技、金融、跨境电商、食品生鲜等多个领域。其中,孵化的天津东疆进口商品直营中心已注册自主品牌,并将市场扩展至全国。大航海时代则通过创梦空间的股权众筹平台成功筹资,已开设门店400余家。
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7家、创业园区3家,其中省级示范创业平台2家。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就业办主任王振芳介绍:“近年来,我市认真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企招聘周、创业培训进校园、就业创业政策惠州城等系列活动,全力做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各项工作。仅今年上半年,全市便新增城镇就业3.3万人、完成就业技能培训1137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278万元。 ”
广泛就业 收入持续提高
每天一大早,禹城市房寺镇茂徐村村民李梅都会准时来到村里的扶贫车间开始一天的劳作。这里是禹城大禹花饰公司在茂徐村设立的一处绢花加工点,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这份工作成了她最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家门口打工,既不耽误照顾家庭,每月还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谈及现在的工作,李梅非常满意。
这是我市推动就业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据统计,目前我市已建成就业扶贫车间97所,近700名和李梅一样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每人根据其操作熟练程度计件算工资,每天可收入30元至60元不等。同时,我市还积极设置公益性岗位,已累计安置贫困人员437人,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就业扩大和居民收入增加相辅相成,更加充分的就业保障,也让居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2016年我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760元和12248元,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年均分别以9.2%和10.8%的速度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6万人以上的高位,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下,全市共创建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7家,创业园区3家,其中省级示范创业平台2家。德州市建成“就业扶贫车间”97所,近700名贫困人员实现就业。积极设置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贫困人员437人,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12248元、城镇22760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年均分别增速10.8%和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