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创“三金”山东省统筹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齐鲁人才 . 2017-07-05发布

作为农民工大省,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开展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增能”和“赋能”效应不断增强。其中,培训工作中的“资源统筹、分类施策、组建联盟”三项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工就业创业。

资源统筹让培训体系“固若金汤”

家在临沂蒙阴县高都镇的卞永青最近心情非常舒畅,因为县人社局组织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班竟然开到了她家门口。不出镇子就能参加烹饪和家政等多项技能培训,这让需要在家照顾上小学的儿子的她备感开心。

更让她想不到的是,县里科技部门的“星火计划”也给在家开网店的丈夫带来各种创业扶持政策利好。这些变化,让她感觉日子更有奔头了。

卞永青的感受也是山东省接受技能培训的100多万名农民工共同的感受,即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不再是以往各个部门的“分头行动”,而是在政府部门的统一安排下,以科学、严密的培训体系来运作,各部门之间配合也越来越顺畅。

“2014年出台的《山东省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3年行动计划等3项行动计划的通知》,到今年正好满期。文件将涉及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项目全部纳入统筹范围。3年间,各部门明晰职责分工,结合行业特点,积极组织实施统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试点工作,各项工作呈现出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山东省人社厅职业培训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省人社部门实施“春潮行动”,省教育部门实施“素质技能培训计划”,省科技部门实施“星火计划”,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实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农民工再温暖工程”职业技能提升活动;省扶贫办实施“雨露计划”;省商务厅大力开展家庭服务业培训,省残联实施“残疾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翻检着一摞摞各部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计划安排以及培训成果统计表,记者感受到山东省政府各部门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所形成的强大合力。而也正是这种合力,让整个培训体系“固若金汤”,圆满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

分类施策创技能培训“金字招牌”

“学挖掘机哪家强,山东济南找蓝翔。”曾几何时,这句让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成了大家调侃戏谑的一句常用语。虽然有调侃的意味,但不可否认,在山东,像山东蓝翔技校、阳光大姐、山东星火等一批年培训过万人的培训机构,确实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人社厅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造和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在全省全面推广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的‘四单式’培训,不但丰富了培训内容,而且在各地打造出一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金字招牌’。”

高密市海能人力资源职业培训学校就是其中的一家。该校成立于2012年,现有办学场地2000多平方米,教职员工24名,集招生、培训、发证、输出为一体。

“我们按照政府列单,积极联系各类企业,定期组织教职员工下乡镇、进企业、入社区,通过租教室、搭台子、支棚子等形式,把就业创业知识送进千家万户。”该校负责人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山东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还有另一块特殊的“金字招牌”。它就是山东省人社厅联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首创的“就业扶贫车间”就地就近培训、转移就业模式,现在正在全国范围推广。

该模式的具体内容是:围绕“就业扶贫车间”的技能培训需求,面向贫困人口和农民工推行“短平快”技能扶贫培训,对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培训意愿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免费培训项目清单制度,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

组建联盟迎技能培训“金色未来”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量大,行业和工种众多,靠单一部门组织开展培训难以完成这项使命。为此,山东省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安排上整合培训资源,组建职业技能培训联盟。

据了解,该联盟以省人社厅为主导,以自愿加入联盟的技工院校、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组成具有联合性、互惠性、非盈利性的职业教育联合共同体。

山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联盟组建后,各成员单位原有的性质、管理体制、隶属关系、人事关系、经济核算、法人地位等不变,重点是深化校企、校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成员单位在专业建设、招生就业、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技能鉴定等方面实现有效合作和资源共享。

“我们将持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投入,探索推行工业园、创业园、培训园‘三园共建’模式,使培训园能长期驻足工业园、创业园,平衡好职培的供给与需求。同时,我们根据省情,研究开发适应新经济、新业态、新服务要求的培训课程,加快电商培训推广进程,建构适合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归’特点的课程体系。”山东省人社厅职业培训处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