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山东第九届海洽会将在德州市拉开帷幕。
首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与“海洽会”资源整合,同期合办、同策同筹,一场广聚天下英才的盛会即将上演,德州市人才工作迎来新的重大机遇。
作为与“广州留交会”“大连海创周”齐名的三大海外人才交流品牌之一的“海洽会”,来得恰逢其时。
眼下的德州,人才驱动协同发展硕果累累:自2013年以来,全市引进院士、“”专家、泰山学者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15人,是历史存量的5.6倍。去年,德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居全省第2位,高新技术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居全省第一,分别比2013年提升4个和10个位次。
人才优先 培育汇聚英才的沃土
在德州,市委组织部负责人才工作的部门不叫“人才科”,而是升格为“人才办”,不但增设两个科室,还充实进了发改、经信、科技等综合部门的人员。
从“科”到“办”,虽一字之差,却让人掂出人才之于德州的分量。
如今,“人才工作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怎么强调都不过火,怎么抓紧都不过头”的理念,正在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以钉钉子的精神扎实推进人才工作,正在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
数据最具说服力:市级人才投入由2011年的3526万元,提高到2015年的12.8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从0.33%提高到14.46%,增长44倍;人才专项资金从零提高到每年1亿元,上不封顶。去年,11个县市区平均列支人才专项资金2600多万元;庆云县财政收入虽只有5.7亿元,但仍然拿出5000万元注入人才专项资金池。
用好考核指挥棒。在县市区千分制考核中,人才工作从过去的25分提高到现在的100分,成为第一指标;对部门而言,招才引智是加分项,且上不封顶。同时,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等量考核,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或团队,视同招商引资7000万元至2亿元。眼下,许多部门负责人主动到人才办打听德州市在招才引智方面的政策信息。
赵景瑞是香港大学的博士后,手握多项技术发明专利,他的“水杨腈合成工艺提升技术”,比通行的工艺能降低30%的成本。
当初,公司设在哪儿,他一直举棋不定。“到我们这里来!”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真诚邀请,免了入驻禹城市创新创业中心的租金,还提供人才公寓,更重要的是,提供了2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这笔钱解决了困扰赵景瑞上生产线的难题,最终他选择入驻禹城。
培育引才、留才的沃土,德州市“一揽子”解决了人才入驻德州的后顾之忧。
在优化创业环境上,不但分别设立了10亿元的投资引导基金、20亿元的政策性担保基金和30亿元的创新创业基金,还成立了9家科技支行。人才企业最高给予1000万元政策性担保,上市挂牌后最高给予300万元补贴;在全省率先建立了3700平方米的人才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专员,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在优化生活环境上,对来德州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不低于100平方米的科研场所;大学生创办企业,最高享受100平方米房租补贴;规划建设3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投资1.2亿元建设市级专家公寓,省级以上人才免费入住,自购住房的给予20万元至50万元补贴,让人才在德州实现拎包办公、拎包入住。
改革创新 构建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
小小桑椹,营养价值是苹果的6倍,然而卖出去的价格,却不敌苹果,1斤只卖1元钱。“软肋”出在椹果难保鲜上,这让占全国桑椹资源7成以上的夏津很无奈。
然而,随着引入李文华、向仲怀、束怀瑞3名院士,一棵桑椹树被“吃干榨净”,延伸出一个涵盖椹果酒、椹叶茶、桑椹干、桑皮纸等在内的百亿元级产业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向3名院士伸出“橄榄枝”的,是夏津县“鄃城英才5551”计划,即5年内引进50名紧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0名重点产业领军人才、100名优秀拔尖人才。
这还仅是一个缩影。目前,以市级“现代产业首席专家”为引领,各县市区先后打造了“枣乡英才”“鄃城英才”“安澜人才”等一批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人才工程品牌,在人才引进上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放眼全市,对人才的激励强度也在不断加码。德州市秉承“用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的工作理念,拿出了真金白银,让人才更有成就感、获得感。
出台德州人才新政“黄金30条”——市财政每年列支1亿元,专门用于招才引智;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可资助5000万元;高层次人才,每月最高可给予1万元补贴,还提供最大160平方米的专家公寓;捧回国家大奖,还能获200万元奖励。
继而又印发28个配套文件,护航“黄金30条”落地,涉及人才认定、人才(团队)引进培养、平台载体建设、创新创业扶持、企业家队伍建设、人才服务保障6个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回答了如何引、聚、兴、留人才的问题。
8月9日,在全市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奖励大会上,德州市一次拿出3100万元,重奖16个创新创业团队。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引进方式更柔性。以技术顾问、假日专家、星期天工程师等形式,支持各类人才不变身份、不转户口、不转工资档案、不计时间长短,自由便捷来德州创新创业,从而与515家高校院所建立紧密联系,仅合作的院士就达51人。山东远大特材公司通过柔性引才方式,联手10余家科研院所研发了高铁岔等3项关键产品,破解了我国高铁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难题,多项技术填补国际空白。
改革激荡,机制更灵活。8月初,德州市出台《关于创建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一鼓作气推出25项改革举措,大到顶层设计、小到具体步骤,再到人才管理体制、京津冀济人才一体化和引才用才机制。
一大拨创新“干货”尤为惹眼。
紧扣本地特色,政策创新点多达82个。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自主确定编制控制数、自主设置内设机构、自主设定岗位结构比例和岗位聘用、自主选人用人;允许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新创业;开展高层次人才薪酬评价试点,将薪酬作为市、县人才工程评选的重要指标。
着眼京津冀、链接中济滨(中关村、济南、天津滨海新区)、面向海内外,凸显国际视野,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支持海外机构来德州设立离岸研发中心,支持企业和人才参与全球性重大科技合作与创新对话。加快中德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建立跨境职教联盟,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实现学生交换互读、职业资格互认,打造国家中德职业教育示范区。
人尽其才 构筑创新创业的坚实载体
每次外出引才,由市、县组织的十几个专业引才小组,都会带着一份长长的企业人才需求清单,涵盖所需人才的数量、专业、履历和学历要求等信息。
企业是用才的主体。企业缺什么人才,就是引才的方向。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依托“10+6”重点产业,德州市提出的“协同发展人才支撑计划”,脉络清晰,靶向精准。
争取引进一个人才,就帮助企业破解一个技术难题,带动一项产业的提升。目前,全市已形成生物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两大集群,集聚了全市60%以上的高端人才,去年实现利税达160亿元。
得益于连续3年实施的“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德州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重新审视创新与人才的价值。
两年前,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人事部门从北京引入了一个中介,带来很多专家为企业对接把脉,但一个“果”也没结。原因在于企业老板普遍的想法是,现在生产得挺好,弄这事儿有啥用?
时至今日,企业家却反过来追着政府找人才,帮企业专家申报荣誉、申请支持。
重视人才的氛围“提”起来了。德州市从顶层处设计,着力打造“区域性综合平台”“科技创业平台”“企业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四大平台,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实施“一县一所大学科技创业园”工程,每个县市区优选1所重点高校院所,开展全面对接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创业产业园;先后引进36氪、车库咖啡等一批知名创业服务机构,与中关村天使街众筹建设“创梦空间”;拿出1500多万元资助建设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型乡镇、社区;规划建设300万平方米科技孵化器,每个孵化器最高补助200万元。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孵化器3个、省级1个,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深入实施“一企一平台”工程,帮助企业指导创建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每个最高奖励100万元。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260个,比2013年增长70%。此外,对校地、校企共建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机构,最高分别补助1000万元、200万元。去年以来,先后引进建成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德州中心、教育部中国高校联合创新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华北)、农业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国字号”科研服务机构。
不拘一格海纳八方智力,敞开胸襟广聚天下英才。今后,德州市将每年举办“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进一步为企业面向全球广揽人才智力、开展技术合作拓宽渠道、搭建平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德州市人才政策正积蓄着摧山坼地的巨大能量,激发着核聚变般的集聚效应,人才工作实现历史性跨越,新一轮人才大潮正在磅礴涌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