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多数行业行情一样,找工作也有“金九银十”的说法。然而,记者在某招聘会采访发现,如今,招聘单位和求职者都很“挑剔”,求职初次意向成功率并不高。截至目前,今年的供求双方意向性成交率逐渐下降,供求双方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就业竞争压力相比去年要大很多。
企业:连续两个月没在招聘会上招到人
“找一份中意的工作真的太难了。”、“招一个合适的人真不容易。”……记者在招聘会现场屡次听到求职者和招聘单位发出如此感叹,“就业难”和“招工难”困扰着供求双方。高新区某企业的招聘负责人高峰告诉记者,近两个月,他经常到招聘会现场招人,尽管每场招聘会都有不少求职者询问、咨询职位的工作强度、薪资待遇,但却未招到一个合适的员工。“现在,不少求职者都很挑剔,而现在公司不景气,在福利待遇上不能满足求职者的一些需求。”高峰苦恼地说。
供求情况分析显示,与去年同期和第二季度相比,今年第三季度进场求职的人数均有所增加,但是供求双方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数量减少,就业竞争压力比去年大。“从企业角度来说,在外部经济环境的压力下,会考虑降低人工成本,甚至会安排一人多岗,把人力成本压缩到最小,这无形中就提升了企业用人的门槛,提高了岗位对应聘者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潜在要求,而当前再就业群体所占比重为58.63%,他们在年龄、学历、知识结构等方面都与企业需求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市人才市场的一名相关负责人解释道,在经济增速减缓的影响下,大多数企业并未实现年度涨薪。从市场数据来看,同职位的岗位薪酬并未因为行业不同而出现较大差别,基本上都是持平的,这对于希望拿到更高工资的再就业群体来说可能难以接受,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供求双方的意向洽谈成功率走低。
毕业生:暂时先啃老 不急于马上就业
与往年相比,高校毕业生在求职群体中所占比重在逐年减少。“现在的毕业生是90后,他们成长生活在信息化时代,对于网络的依赖性更高,各大招聘网站成为他们择业的重要方式之一。”据市人才市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相当数量的毕业生缺乏对自身的清晰定位,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他们更倾向于做长期择业的打算。“不少毕业生有‘家庭依赖症’,因为有家庭经济的支持,所以不急于就业,而是希望能够一步到位,找到一份满意理想的工作。”人才市场工作人员说。“我所学的专业是机电制造,可以应聘网络推广职位吗?”应届毕业生王微微拿着简历奔走在多个招聘摊位前,由于没找到和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王微微只得将求职目标转向了当下较热门的网络推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因所学专业就业难,而选择了跨专业就业。
不过,市人才市场的一名就业顾问建议,对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来说,跨专业就业有利有弊,如果专业知识、专业素质都过硬,放弃专业有可能会牺牲个人未来在本专业领域内快速成长有所建树的机会,毕业生在择业时应结合自身优势,慎重选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