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已持续2个多月,依然未见拐点的出现,尽管已经到了复工的期限,但山东仍有较多企业采取居家办公的保守策略。居家办公,对许多白领来说曾是一种好奇新鲜、心向往之的办公模式,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经过多日体验下来,居家办公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
缝纫机、老方桌、衣橱柜,找一个放置笔记本的地方真的很难;手机、零食、老妈做的饭菜,家里处处充满着诱惑;孩子、家务、做饭,家里无处不是琐碎事。山东职场人居家办公的状态是怎样的,白领们对居家办公的感受是什么?对此,齐鲁人才网发起专项调研,力求描绘“战疫期”山东职场人真实居家办公状态。
教育/培训及IT行业领衔,各行业职场人居家办公比例排行
如图所示,山东各行业职场人居家办公比例排行前十中,教育/培训行业处于首位,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紧随其后,新媒体居第三位。
疫情冲击下,教育部门推动线上复课,实现“停课不停学”,这在促使教育/培训行业登上居家办公行业排名第一位置的同时,也为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带来利好影响,本次疫情后教育云平台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建设需求和投入或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服务、网游等行业公司所涉及的业务基本上都是在电脑上进行,通过网络协同办公完全可以实现与公司办公相差仿佛的效果,为居家办公提供了基础条件,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公司也将成为后期探索云办公的主力军。
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行业登上居家办公比例前三宝座。由于疫情热点的随时变化和宅家用户群体的空前庞大,新媒体行业从业者这个年可谓过得是喜忧参半,喜得是热点时时有、用户流量暴增,忧的是受疫情影响广告收入大大降低。谈及居家办公,自媒体从业者小C坦言“一直在追疫情热点,要同时维护多个自媒体号”、“工作量很大 ,基本24小时都在工作”。
历经多天“摧残”,职场人对居家办公支持率跌落5成
根据以上图表数据可知,职场人对居家办公的看法,共有44.19%支持居家办公,有51.62%不支持居家办公,另有4.19%选择“听老板的”。
职场人不支持居家办公的原因,分别为“很难进入工作状态”、“不想在家人面前工作”、“不如在公司顺心”、“懒散与自责无限循环”、“人要变废了”五项。另据齐鲁人才网了解,职场人支持居家办公的原因排在前面的有“有效防疫、防止疫情传播”、“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居家办公是潮流fashion”、“不用在大城市买房了”、“节省通勤时间和费用”、“没有束缚让我灵感迸发”等。
近9成!职场人居家办公效率低于公司办公
根据齐鲁人才网对职场人居家办公效率做的调研来看,共有89.04%职场人表示居家办公效率低于公司办公,另有7.24%职场人表示居家办公效率和在公司办公无差别,只有3.72%的职场人表示居家办公效率比在公司高。是什么原因导致职场人普遍居家办公效率低呢?
影响因素众多,职场人居家办公宛如“艰难修行”
如图可见,影响职场人居家办公工作效率的因素极其庞杂。自控力差、老板不信任、变态监管、沟通效率低、精神不集中、懒散、作息不规律、网络慢、办公软件缺失、家人打扰、缺乏动力、缺乏工作氛围等排在前列。
“你不上班,领导默认你是24小时随时在岗,随时工作;家人默认你是24小时随时有闲,随时家务、打扰”,居家办公第10天的程序员小Z告诉我们。
“感觉公司因为疫情陷入了对未来的恐慌之中,因此安排了超级多的工作,以前要1周做完的工作现在压缩到2-3天内做完,工作节奏简直比在公司还要快,我都连续好几天晚上加班了”,文案策划小L说。
“晨会、午会、晚会,每个会都要开摄像头,老板和领导还会随时查岗冷不丁发起视频聊天,我感觉完全失去了他们的信任,要崩溃的感觉”,“不过也能体会到老板的难处,从年前放假到现在接近一个月了,订单几乎没有,未来一两个月订单应该也很难与去年相比,还要负责接近200人的工资社保等的支出,真的挺难的”,会计小Y告诉我们。
疫情期间职场人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从上图可以看出,职场人最担心的问题中,“返程无期,工作怎么办”、“工资能否按时发”、“公司会不会裁员”排在了前3的位置,受到职场人最广泛关注,而“返工后健康能否得到保障”仅排在第5的位置。新型冠状病毒虽仍在肆虐,但随着各地防控不断升级,击退此次疫情毕竟只是时间问题,更让人担心的是疫情对整体经济的冲击,甚至是企业的生死存亡。
“我们公司订单相比往年同期悬崖式下跌,居家办公已经第8天了,心里很慌,在这种大环境下,就怕公司撑不下去了引发裁员,再找工作又那么难,房贷、车贷、孩子上学、生活花费等开支可不会等疫情过去了再让我兑现”,某家电行业线下渠道从业者M先生告诉我们,“公司销售业务正在寻求从线下转到线上,但这个过程真的很难,自己这8天里一直在全力工作,希望能够转型成功,陪老板和公司共同渡过这个难关吧”。
居家办公,不只是简单的把办公地点挪到了家里,在这段非常时期,齐鲁人才网倡议职场人高效工作,与企业共渡难关。我们相信,疫情寒冬定会过去,而春天终将到来。
推荐阅读